Wealth

美國減息呼聲退 金股樓全面睇

美國減息呼聲退 金股樓全面睇

美國減息步伐有變,令市場一直期盼減息能重振經濟的效果大打折扣,股樓前景再添不確定性。GROW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現在中港經濟仍未有明顯的好轉,內地正處於消費降級,香港情況更嚴重,因產業結構過於單一,若不減息甚至加息,將會令港樓進一步下跌。股市方面,他認為港股已連跌4年,若今年再跌將是史無前例,但他並未太悲觀,預測恒指將在16000點至23000點上落。

至於炙手可熱的黃金,他大膽建議讀者逢低便買,「這一次黃金的升幅,會遠遠超出你的認知!」他估計,金價目標至少會見3,000美元,若以5至10年計,金價挑戰5,000美元,也不會覺得意外。

---------------------------

洪灝簡介

現職:

‧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

事業:

‧曾任職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首席全球策略師(北京、香港)

‧歷任摩根士丹利(悉尼、紐約)、花旗集團(紐約、倫敦)全球策略師

學歷:

‧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殊榮:

‧被彭博評為「中國最精準的策略師」

‧曾被《新財富》雜誌評為「最佳海外策略師」

‧2017年被《亞洲貨幣》機構投資者投票評為中國和香港市場經濟學家及策略師第一名,並囊括了12個最佳經濟和市場策略研究個人及團隊大獎

‧曾準確預測了2013年「錢荒」市場的暴跌和反轉、2014年中至2016年中中國股市泡沫的始末。

現在內地經濟看似有起色,加上港人北上消費成風,令鄰近香港的地區如深圳、珠海等地每逢周末假日都擠滿港人,帶動當地消費。不過,到底內地經濟是否真如表面看的好?GROW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要視乎從那個角度看,如果看地產,其實很慘,因為大家都不買樓,不買樓自然就剩下很多錢。

其次,街道上是人流多了,但真正的生意卻少了不少,好像一些奢侈品牌生意都不好,沒人買,反之低端消費非常好,「其實整個消費習慣都改變了,以前是比較誇張一點,因為以前的收入價格在升,尤其是房價,大家覺得自己很有錢,但現在覺得好像無論是收入或是前景都有太多不確定性,又不用買樓,反正都要消費,就選擇消費低端,現在很明顯其實是消費降級。」

至於香港,洪灝認為情況就更嚴重了,香港從前的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主要是金融地產,惟地產受到國內拖累,還有很多中產都離開了,所以香港的地產可能要長時間才能復甦,「雖然看到在政策『撤辣』後成交好像增加了一點,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房價仍然很貴,而且人口減少,對住房需求自然也減少。」第二,就是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或多或少被新加坡搶鏡,人家去到4、5萬億美元管理資產規模(AUM),而且有一部分資本是從香港流到新加坡,所以在這情況下,香港如果沒有金融、沒有地產,內地旅客現在不來了,香港人都去了深圳、廣州,以致香港現在會變得很被動,所以香港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大一點,內地看必需消費是可以的,低端消費是可以的,高端消費和地產就不太好。

低價競爭產能過剩

然而,中國房地產倒下之後,現在市場焦點好像又回到製造業或消費那裏,像近期見到電動車或一些新能源電池走勢凌厲,卻又開始衍生到產能過剩的問題,就連《經濟學人》或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都針對此事提出意見。洪灝的看法又如何?他不諱言現在的確是產能過剩,並舉例指出太陽能晶片在18個月跌了三分之二,電動車現在一部約7萬多元,一個Chanel手袋可能也是8萬多,大家都在笑拿着BYD(比亞迪)去上班,所以這個就是很典型的產能過剩。而在這情況下,大家都是以低價作為競爭策略,而不是用差異化。「我覺得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很容易Aggloment(聚集),是因為中國本身有部分產能是出口的,他沒有準備在國內銷售,譬如說在歐洲賣的車,雖然看起來一樣,但是他成本是高很多,為了完成,他會給國內同款車貴兩倍甚至更多,這些都講明部分出口產能,就是為了滿足外國的需求。」

若從宏觀經濟來說,洪灝預計今年GDP平均有5%,但是這個5%的構成就不一樣了,譬如說以前投資佔了40%甚至60%,今年可能投資會少很多,消費可能會增加,出口可能會比去年好,然後政府的物資可能會比去年好,甚至有所增加。雖然表面上經濟仍是5%的增長,但是它的構成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反而覺得現在的構成是很危險的,所以你說會不會升,我覺得肯定不會,若守得住5%已經很好,但是在這裏你見到它的構成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有耐性莫失希望

港股方面,洪灝指,1月份恒指曾跌至14794點,基本上已是全年低位,「希望不要像2021年,當時是曾經升了50%後再倒跌,我們希望港股可以更加穩健,目前為止,看到2022年的低位14587是守得住的,今年1月份的低位很重要,他的方向應該是由低位慢慢抬升,如果要形成新的趨勢,就需要一些基本的改變,譬如中美關係、香港定位等,剛才所說的香港發展,這些都會影響到整個投資市場的信心;此外,現在我覺得還會有一個技術反彈,但要記住所有的轉勢,最初都是來自技術反彈,而且1月份的低位,我們應該看到底部不斷在抬升。」

事實上,港股已經下跌了4年,到底如何可以看得樂觀一點?「除了打仗之外,無一個資產類別曾經連跌4年,如果今年真的不幸發生,可能會是創造歷史,簡直是史無前例,我希望不要發生。今年是大選年,如果美國不差的話,其實我們也不會太差,所以大家要有耐性,不要失去希望,因為我們是Going against the odds,歷史上這件事從未發生。我們非常便宜,中美關係可能是邊際向好的,未有Price-in,中國利率水平維持低位等等,其實這些都會幫到港股,但你說一個行情轉勢,我們需要更多的基本面改變,例如香港要找到想做甚麼。」

若按現在走勢來看,洪灝相信恒指的上落區間會維持在16000點至23000點,「你不可能預測甚麼是意外的消息,其實23000點可以很快達標,港股兩三日就可以去到,恒指升起來,3天2000點,很快便到位,所以我不是很擔心。」

港股缺乏新的東西

另一方面,現在港股選擇無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指的是每一個板塊的股票都有其自身問題,如銀行股會有房地產的問題,買科技股又有中美關係、美國封鎖問題,買房地產就更加肯定不行,那麼應該買甚麼呢?消費品可能可以,真的很便宜,像海底撈(06862)很便宜,但大家炒來炒去都是那幾隻股,沒有新的東西去爆發想像,不像美股隨意買隻Nvdia(NVDA)、美光(MU),甚至Dell(DELL)都居然可以咸魚翻生。「我們需要有一個吸引到大眾注意力,扭轉港股頹勢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強心針,反而更加重要,讓大家看到希望,而不是現在每日有1000億元成交額已經算高。」

洪灝認為港股缺乏新的東西,並進一步解釋:「如果我要買科技股,請問香港有甚麼科技股?我覺得不是我們傳統所謂的科網股,大家已經看得很清楚,那些只是送外賣、互聯網電商,根本不算甚麼科技股。你說我們有沒有半導體,有的,但被人限制了,就算我們有比較好的,如激光雷達有些新的領域,其實香港沒有代表性的公司,所以你說甚麼可以喚起我們的原始精神,真的很難想到,如果我們可以有一個譬如像TikTok來香港上市,這樣就厲害了,可惜暫時沒有。」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欄名:封面故事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