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歐鎧淳「離地」救港

歐鎧淳「離地」救港
靠著「離地」,團結香港的歐鎧淳。(梁健騰攝)

1996年,香港最後一次以「香港」和「Hong Kong」之名,沒有「特區」或「SAR」的備註,參與亞特蘭大奧運會。7月29日,李麗珊勇奪金牌,越洋報捷。當時她駕着風帆回航,亞視記者顧紀筠第一個拿着咪,雀躍地在岸邊相迎。

「珊潺」穿着黃白色背心戰衣,把前額頭髮往後梳,激動得幾次仰天啜泣。她曾含淚說出的一句話︰「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連結了千里之外的港人,我們飢渴地搶奪這句說話,想追封為香港精神。因為在那一刻的歷史中,香港人沒有信物可恃。

轉眼21年,甚麼是香港精神,似乎更形虛弱。當年頒獎台上所奏的「國歌」是《天佑女王》,眼前的歐鎧淳彼時四歲,正唸幼稚園中班;今日幼稚園學生已經要學唱《義勇軍進行曲》,她更是參加了三屆奧運會的游泳隊元老。

在水中世界,25歲已是老將;但在鎂光燈下,九十後的她是「女神」。去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歐鎧淳獲選為港隊持旗手,被中外媒體的攝影機捕獲,內地網民捧她為「標準的東方維納斯」,香港社交媒體則被她的持旗相洗版。歐鎧淳說着感動,卻是為了一種久違的情懷︰「我這樣想,當時不論派任何一個男生或女生去當持旗手,只要是笑容滿面、舉起香港旗,挺着身子走出去,我相信都會收到一模一樣的效果。」

網上再多黃絲藍絲,政治再污煙瘴氣,那一刻的香港,似乎都被運動員的氣魄團結起來,大家扭開電視看歐鎧淳、點擊網絡追蹤李慧詩。香港人很累,香港人需要正能量,歐鎧淳回憶當時的美好,亦覺難忘︰「整個畫面好似截然不同、發出光,大家一起團結去支持一件事……大家只需要很簡單的去團結,關心我們全部香港人的一件事。運動本身就有這個性質在裏面,拋低所有歧視、偏見、糾紛,在公平的環境底下去爭勝和參與。」

香港人抗拒被代表,689票不能代表你,777票也不能。惟有運動員,才夠膽說自己代表香港持旗,代表香港人出征奧運。歐鎧淳膽子比特首還要大,因為九年前當她十六歲時,已經代表香港參加北京奧運,絕對有資格回應︰「運動員的代表性,最直截了當,一去到國際賽,就是代表香港呀,運動員無咁容易被挑剔。至於誰可團結香港,我覺得是李慧詩和曹星如!」她直言運動員很「離地」,可以完全拋棄其他東西,只去追逐自己的目標,專心做最喜歡的事情。

也只有這種「離地」才可以救港。

詳細訪問內容請留意第509期《iMoney Focus》。

撰文:

鄭美姿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相關文章

歐鎧淳25歲的危機

政經
13:36 2017/07/21
 

民選最能代表香港人物 發哥首位 誠哥第二

政經
16:06 2017/06/29
 

韓寒︰中國民主化是必然的道路

政經
13:54 2017/07/18
 

劉曉波逝世 諾貝爾和平獎永留空凳

政經
21:39 2017/07/13
 

劉曉波至死仍受監控 

政經
15:46 2017/07/14
 

林超英最希望大學生學到「如何做一個好人」

政經
18:54 2017/06/30
 

【回歸20年】97年出生大學生:想返內地親身了解

政經
17:49 2017/06/29
 

【回歸20年】北京干預香港愈多反彈愈大 港書店售簡體書冇人買

政經
18:05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