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從「訂戶牆」與「過牆梯」看網媒的轉變

從「訂戶牆」與「過牆梯」看網媒的轉變
圖片來源:法新社圖片

在網友《Jan's Tech Blog》的FB專頁讀到一篇新聞,內容是《華爾街日報》的市務總監接受彭博訪問時,該報在2月就終止了與Google的「頭一篇免費睇」(First click free)的合作,並指出因為這個決定,由Google到該報網站的流量大跌44%。

所謂的「頭一篇免費睇」,是當讀者利用Google搜尋進入如《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及《紐約時報》等收費新聞網站時,每日最少可享有一次免費閱讀的機會。點解會有如此安排?這是因為收費新聞網通常有所謂的「訂戶牆」(Paywall),以阻止非訂戶閱讀網站內容;但其實「訂戶牆」亦會阻礙Google的搜尋器「閱讀」(正實的講法為Index)網站內的新聞內容,這會令Google更難在搜尋結果「推介」這些文章。

雙方的折衷解決方法就是「頭一篇免費睇」的安排,因為這樣Google搜尋器就可順利閱讀網站內所有文章,而理論上新聞網站只會流失少量的讀者。但互聯網世界的真理之一,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而網民一般用來翻過「訂戶牆」的「過牆梯」,就是清洗電腦瀏覽器內的Cookies及瀏覽紀錄,這樣網民就可以閱讀網站內所有文章。

這個問題促使《華爾街日報》終止與Google合作,因而又令由Google到該報網站的流量大跌44%。該報市務總監Suzi Watford指,這間接等同Google的搜尋器是歧視收費新聞網站。

事實上,近年歐美媒體都面對廣告收入下降的困擾,亦因此更看重由讀者「課金」支持的經營方式,而訂戶收費當然是重要來源之一。《華爾街日報》最新一季的訂戶總數就按年增加30%;而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美國的報業從訂戶的收入由2012年的104億美元,升至去年109億美元(見圖)

從「訂戶牆」與「過牆梯」看網媒的轉變

另一個讀者支持的新聞網站營運模式,就是早前講過的《衞報》模式。該報堅持不採用「訂戶牆」,只在網站刊登鼓勵讀者成為付費會員。不要少看這個自願課金模式,該報目前就有23萬名每月最少支付5鎊月費的會員,成為一個新的收入來源。

可以見到的是,近年在社交網絡在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媒體慢慢步入一個新的經營時代,幾個歐美重要的新聞網站都切實地試驗新的經營方式,而這些實驗都相當重要。新聞業營運的未來走向,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有更明確的方向,值得留意。

撰文:

Econ記者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相關文章

止凡新書 生活化讀財報

投資理財
18:00 2017/06/04
 

不敵七年之癢 豐田盡沽Tesla持股

投資理財
18:34 2017/06/05
 

美科技巨企主宰全球企業

投資理財
17:00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