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檔變銷售 銀行變了樣
有位內地的朋友,知道我在銀行工作多年,很客氣問我:「現在的銀行跟以前有甚麼不一樣?」這道題目可以擴大範圍,可以問學校、書店,也可問餐館、商店的差異。古今銀行的區別很多,雖然跟以前比較,銀行在外表上沒太大的區別,骨子裏卻有很大的變化。
跟實客戶 貼身商業智囊
最大區別在於銀行的功能跟以前很不一樣,我說的以前大概是九十年代之前,銀行大致上提供貯藏的功能,讓客戶把手上的現金放進銀行,暫時由銀行保管,等到要用錢,再到銀行取出一部分來用。不用的錢繼續放在銀行,而銀行提供利息。客戶不用錢而存在銀行,就有回報。另一方面,又有另一類客戶上來借錢,一般是公司做生意,向銀行周轉資金。
由於銀行怕借出去的錢被客戶胡亂花掉,銀行特別關注,三天、五天就往客戶那邊跑,看看客戶生意怎樣呢?有足夠定單嗎?上批定單出貨了嗎?銀行職員也跟着客戶一起忙。有些落力的客戶經理一早就到客戶那邊,打點一番再回銀行。不單是想博取客戶信任,更重要的是確保客戶能準時還錢。所以,當年銀行的第二個功能是「拍檔」,跟客戶一起做生意。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做,我們很清楚。從來沒說過不良率過高了,大家要關注。客戶有銀行從旁「拍檔」,很難出問題。
轉攻銷售 只求一賣一買
新世紀迎來了「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存貸自我定價。要搶生意,利差自然收窄,錢開始不好賺。而且,監管單位要求銀行嚴格管理資本充足與否。貸款削弱資本,銀行被迫轉向,賣產品、賺手續費,而且不影響資本。銀行開始推行一種銷售文化,跟客戶的關係有所改變,不再是拍檔,注重的是交易。客戶買,銀行賣,彼此是一種交易行為。這種交易行為轉變了銀行的功能,不再為客戶貯藏存款,有部分甚至被移往所謂「表外」購買理財產品。
詳見502期《iMoney》當好拍檔變成銷售對象
請即訂閱:http://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欄名:王師傅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