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止凡:一招清「蟹貨」

止凡:一招清「蟹貨」

早前收聽《iMoney》的Youtube頻道節目《青姐話》,當中提到一個有趣論點。青姐(胡孟青)指每個散戶,除非從來沒有沾手股市,否則或多或少,組合內都總有一些「蟹貨」。

「蟹貨」是指買入股票後股價大跌,帳面蝕錢,但不少散戶抱着不賣、不套現,就沒有蝕本的心態。每遇大市回升,散戶的其中一個指定動作就是看看「蟹貨」能否被「鬆綁」。青姐更指不少股票升至所謂的「蟹貨區」,升勢就會暫時停止,因為大批散戶見股價「返家鄉」,會選擇沽出「蟹貨」,因而有沽壓阻力。

散戶心態好特別,一直持有「蟹貨」,把股票保留在身邊,不是認為它有好未來,只是日望夜望,希望股價回升,股價能升過自己當年的買入價,才可以沽股「鬆綁」。整個「蟹貨」概念與投資者的買入價有關,其實想深一層,投資者自己的買入價,與該股票本身的價值,兩者並無關係。當然買股票所用的是自己的血汗錢,理性上知道沒關係,感性上卻不能完全忽視這關係。

有關這個投資概念,曾經於著作《財商有價》中也有提及,窮人總愛收集垃圾。例如股票「蟹貨」,一個股市升跌周期後,垃圾總是堆積於窮人的口袋裏。而富人就愛儲資產,優質的、有價值的、有增長的、能產生現金流的,可謂無寶不落。要知道投資者的投資功力如何,看看他們組合內有多少「蟹貨」就清楚了。若滿手「蟹貨」,而且愈儲愈多。問他們何解持有這些「蟹貨」時,總說因為股價「未返家鄉」,一提起就心傷,進入「無間地獄」。

趁升浪清蟹貨

這令筆者想到,日前出席亮光出版社與《iMoney》合辦的鍾記投資講座,講到投資者需經常檢視組合內每隻股票,當決定應不應該賣出時,可用一個測試︰先假設自己無貨,問自己當刻會不會以這個價錢買入這隻股票。這概念來自一位叫安東尼(Anthony Bolton)的大師,若於當刻,有資金也不會以當時的價錢買入這隻股票,何解還要留在組合內呢?又或者說,若你有資金,會加碼買入這隻「蟹貨」嗎?還是買入別的股票?若比較之下,別的股票更值博,何解要把資金壓於該「蟹貨」之上,損失機會成本,而不換馬呢?

當然,不加碼的決定,還有別的原因,例如資產配置考慮。但若早已認為這股票不值買、沒有未來,而保留原因只是帳面虧損,感性蓋過理性,這投資理念就說不過去。如青姐話,差不多每個散戶都有「蟹貨」,能做沒有「蟹貨」的散戶,已算很不錯的少數投資者,沒有被垃圾拖累,贏面高很多。趁這次上升浪,來個大掃除,執執倉,清清垃圾吧。

當晚,鍾記投資講座的主題圍繞資產配置,有好幾位Blogger也一起到場,事後亦有出文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可到筆者的Blog看看。

止凡:一招清「蟹貨」

日期: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時間:2:30至4:30pm

地點:北角渣華道321號柯達大廈二期5樓(鰂魚涌站C出口)

詳情及報名:tinyurl.com/ims190504

撰文:

止凡

欄名:百萬Blogger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