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濕疹患者多內濕外燥

濕疹患者多內濕外燥

「醫師,我好痕呀!點算?」筆者接觸的濕疹病人,不時以這句作開場白。

中醫按皮損表現,把濕疹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

急性濕疹與心有關,皮損對稱分布,多發生在頭、臉、耳後、四肢、手、足、陰囊、外陰和肛門等。皮疹為多數密集的粒狀小丘疹,或有小水疱、潮紅,小水疱被抓破後會滲出漿液。

亞急性濕疹是急性濕疹的延續,與慢性濕疹一樣,都與脾和肝有關。亞急性濕疹的皮損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有小量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爛、濕潤。

慢性濕疹的患處皮膚增厚、濕潤、棕紅色或帶灰色,色素沉着、粗糙,抓破患處後出現結痂,外周邊亦有丘疹、丘疱疹散布。

急性及亞急性濕疹的治療方向︰辛涼散風,清熱解毒,祛風利濕燥濕,清熱涼血,清肝利濕止癢,平肝熄風。

慢性濕疹的治療方向︰益氣健脾除濕,疏風止癢,養血潤燥,滋陰除濕止癢,清熱利濕,化瘀通絡,養陰清熱。

濕疹多是受到風濕熱邪侵襲,亦是脾胃運化功能欠佳之故,治療先以濕熱消退為目標,隨後以健脾為主,提升脾臟運化水濕功能。

筆者曾拜讀一位老中醫的文章,他研究濕疹超過十載,發現濕疹在病機上具有內濕外燥的因素,所用的方劑能使內濕宣洩,病情才會好轉。部分醫師對濕疹的認識缺乏整體觀,不從臟腑、氣血變化着眼。在治療上只重視皮膚局部,不重視內臟功能;只重視偏方、外用藥,不重視辨證分型、內服藥的作用,結果治療未取得成效,令病人失去信心,醫師也失去信心。

濕疹治療是持久戰,醫師要努力,病人亦不能輕易放棄。

原文刊於晴報內。

撰文:

唐文儀博士 註冊中醫師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