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的能力

早前在博客分享了一篇文章《一個散戶轉炒美股的心路歷程》,談一位讀者炒美股的過程,引來熱烈討論。筆者收到Blog友私下電郵一個有趣故事。

這是一個處境題,假若你黑夜中於山上迷路,走了很久後,終遇上了一個人,你希望他是以下哪一類︰

A類人︰告訴你前面有三條路,條條都有風險,條條都曾有人遇害,你需要自己分析做功課,衡量風險,再作決定。

B類人︰仍是這三條路,他會告訴你較多細節。例如三條路分別是泥地路,石地斜路,多樹葉的路,最近下了雨,樹葉路和泥地路都高風險,最近一個月更有人遇害;反而石地斜路雖然斜,始終是石地,而且較短,慢慢走就可。

相信對於人生路不熟的你,當然希望遇上B類人。因他會替你提供更多資料與分析,甚至提供客觀意見,大大增加你成功脫險的機會。

然而,慢慢地,我們遇到的B類人將愈來愈少,何解?當B類人遇到問路人,提供意見後,問路人不假思索按指示而行,之後如在路上有任何閃失,都會把責任全歸B類人身上。成功脫險就多謝都無句,遇險受傷就投訴、算帳、四圍唱。B類人心想「好心無好報」,令B類人慢慢變成A類人。

投資理財世界也有這現象。例如一些很有心分析股票的博客,分享一些個股分析,有讀者跟買,可能是同意分析,又可能純跟冧巴,總之都買入了。事後結果不好,就四圍宣揚該博客「無料」或「廢料」。

分析與結果,即使分析正確,我從不覺得兩者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世界千變萬化,三兩年前有誰想到北韓問題演得激烈、如今又像消失了般。似天下太平之時,又來一個貿易戰。兩年前一帶一路勢頭強勁,如今多國打退堂鼓,又有誰想到?

另一有趣現象,今時今日很多博客私下開設不公開的群組,討論個股分析或投資操作,甚至把投資組合及分析理據分享出來。

我觀察到,有仔細分析的地方多有聚眾能力,那些群眾所採納的投資方法甚至冧巴都極之相近,真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果組合成果好景,這地方便愈來愈有吸引力,但若所分享的投資操作不奏效,甚至大跌,多會雞飛狗跳或換來惡名。

工程界有一個詞彙叫「Single Point of Failure」或「Common Mode Failure」,意思是工程上的設計要避免一個單一事件或意外出現而令到一些重要的地方整個癱瘓。工程上有必要考慮後備、分隔、雙重保障等設計去管理風險。

而在投資界,如果某KOL推一樣東西,跟風者很多時都潛移默化,當出事時就眾人都出事,這類似「Common Mode Failure」的現象。而要隔絕這現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獨立思考。每每做到批判思維,取長補短才理想。

我極欣賞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其投資拍檔芒格(Charlie Munger),人人都知道他倆的投資理念相近,何解不常有「Common Mode Failure」的情況?重點是他倆都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投資機會一般是巴菲特先提出來,交到芒格手上時,就會被他「負評」得體無完膚。要找到兩人都看得上眼的投資項目,極之困難,但選定了的,成功機會會非常高。

說回A類人、B類人,其實最多問路人希望遇上C類人,即甚麼都不用說,你跟我走就可以了。氣質、品格,不止博客或作者要有,讀者也要有,市場供求,有甚麼樣讀者,就會產出甚麼樣作者。

撰文:

止凡

欄名:百萬Blogger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