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

金融人由外行變專家 為裝修界掃雷

金融人由外行變專家 為裝修界掃雷

裝修好師傅可遇不可求,有裝修師傅利用客人不熟行情濫收費用,加上外行人不諳術語,「雞同鴨講」下難與師傅溝通,令爛尾騙財的新聞時有聽聞。

原本從事於金融業的唐耀賢(Woody)眼見身邊朋友為找裝修師傅而煩惱,5年前,他與從事電子營銷的紀霆揚(Ross)創立裝修平台「好師傅」,除了看好裝修市場的發展潛力,更希望解決裝修界食水深的問題。

客人師傅多誤會

裝修師傅和客人之間的金錢糾紛時有發生,Woody相信與坊間裝修師傅以「釣魚」方法搵生意有關,有些師傅起初以低價吸客,但開始工程後,便另加收費,最終的價錢隨時比一開始高出30%,令客人覺得被「搵笨」。

有一些裝修平台則以招標形式配對師傅和客人,但Woody認為此方法偏向價低者得,師傅未必肯做。「師傅其實不喜歡拍賣平台,因為他們無機會見客人,客人是好是壞也不知道,只是寫下基本資料,有時候師傅去現場才發現可能樓上滲水,或外牆有問題,要花多一些工夫。所以師傅在投標時會為了中標而出低價,但在之後的報價單上加價。」兩人聽師傅報料,有時接獲工程的判頭更會私吞收費,比例或高達3成,故兩人希望透過平台服務,更多裝修師傅不用再受「判上判」剝削。 

要改變行業歪風,二人目標是建立一個方便、可靠的平台,讓客人、師傅及平台三方共同經歷整個裝修流程。平台會篩選一班信譽良好的師傅,為客人進行配對。在裝修過程中,平台全程跟進,包括檢視報價單,記錄客人要求和監察進度等。「我們的第一張報價單不會是最平,只要客人不加額外要求,最後的價錢不會比最初的報價多3%。」

金融人由外行變專家 為裝修界掃雷
Woody(左)和Ross(右)以外行人身份創裝修平台,嚴選裝修師傅,入行24年的黃師傅(中)加入平台兩年多,他說收入增加不少。(梁健騰攝)

第一步:嚴格篩選師傅

要成為一個性價比高的裝修平台,他們從三方面改善行業陃習。第一步就是嚴格篩選師傅,Woody會在每一位師傅加盟時都面試,還會做背景、資歷和財務狀況審查,並到師傅正在工作的工程地點檢查。他們亦會在網上及一些討論區翻查,看看師傅有否不良記錄。基本審查過關後,平台會先安排該師傅做一些簡單的工程,工程後,讓客人在師傅的溝通、手工、價格等方面評分,確保日後可以放心將工程交給師傅。

第二步:協助師傅和客人溝通

第二步是協助裝修師傅和客人的溝通。平台在2016年已推出師傅版的應用程式,幫裝修師傅管理手頭上的工程,負責IT的Ross說,「透過App,師傅可以知道工程的進度、客人的資料,還可以為工地相片分類,幫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工程。」他指,應用程式有助平台收集數據,以確保師傅工作量未超標及其完成品的質量。「我們在派單的時候,會先考慮師傅手頭上的工作量;透過數據,我們亦會知道師傅的能力,儘管師傅說自己可以同時做10單,但因為我們一直監察師傅的表現,將各種數據記錄在系統中,自然會清楚如何可以發揮師傅的最大實力。」

第三步:嚴格監督

第三步是嚴格監督,這亦是最大挑戰。Woody和Ross明白提高裝修界的透明度至為重要,以往客人只能靠親友口耳相傳,估計師傅的手藝,現在平台要做到「有圖有真相」,藉此提高平台的口碑。平台會展示每個完成單位的相片,詳列每單位的裝修項目、風格和價錢,讓愛好Window Shopping和淘寶的港人,可以安坐家中,選好心水風格和估價,心中有數才再向平台要求上門報價,增加裝修工程的透明度。

金融人由外行變專家 為裝修界掃雷
平台上載過去裝修單位、工程價格,客人可以一目了然。(網上圖片)

Ross說:「這些案例不單是為了平台好,其實更加是為了師傅好,因為很多時師傅不懂得去建立自己的作品集,無論他的手工有多好,如果無圖給人參考,始終客人的信心都會打了折扣,所以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幫師傅去拍作品集。」

公司至今成功配對的裝修服務至今已累積超過800個,而網上有超過300個的裝修案例,每月同時最多有150個裝修盤正在開工。

撰文:

林茵淇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