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Econ記者】:🎥 戲院仲有無存在價值?

【Econ記者】:🎥 戲院仲有無存在價值?
圖片來源:法新社

上周有兩條新聞講美國戲院業面對的新挑戰。首先,一間名為MoviePass的Startup推出最新的服務計劃,用戶只需每個月9.95美元,就可享用每日入戲院睇一套電影的服務,計劃可應用於所有接受Debit Card的電影院,但不包括IMAX及3D電影。

另一個就是美國幾大主要片商,正計劃在下年推出「Premium Video on Demand(PVOD)」服務 ,旗下新片開畫後兩星期就會放到iTunes及Comcast等點橎平台,換言之用戶可以在家中點播睇戲。

若論對電影院的挑戰,第二條消息來得更直接,相信各位讀者都已經會想到「如果兩個星期後就可以係屋企睇,仲邊有人入戲院睇戲架?」Bloomberg的報道 就提到各大影院都有此擔憂,故極力希望阻撓。另,由於美國本土戲院票房收入仍是電影商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片商有需要與戲院商討價還價,建議之一是片商會主動與戲院直接分享PVOD的部份收入。但到底戲院會否接納這方案,仍有待觀察。

但MoviePass怎會算得上是對戲院的「挑戰」?事實上,以MoviePass現時的運作方式,是MoviePass以直接以全價向戲院購入門票,理論上戲院不會有任何損失。但美國最大電影院綫之一的AMC上周就發表一份聲明,指MoviePass的月費價格過低,長遠不能持續,並指這服務對影迷、影院及片商都沒有好處,聲言會考慮禁止MoivePass的購買旗下門票,有需要更會採法律行動。

AMC怕甚麼?就是一旦用戶習慣了MoviePass的服務形式,長遠將會令用戶對這類低價月費產生期望,令整體戲院門票價值受壓,最終令盈利受壓。值得一提是MoviePass現任CEO為Netflix的創辦人之一Mitch Lowe,而Netflix在電視業的顛覆性,相信已不用多講,不難理解何以AMC會如此害怕。

但其實Netflix的出現,本身就令小本簡約的電影不用再單靠影院來播放,事實上Netflix原創電影《玉子》早前引發過這一輪爭議 。筆者個人的分析是,以家庭觀眾為目標的電影,與戲院電影的分家會愈來愈明顯,後者當然是例如一眾以特技、3D及視覺衝擊為主的電影,例如超級英雄電影。事實上,這類大製作早就搶去一眾小本、劇本為主的電影的資源。有時在家看到Netflix投資的電影,筆者不禁會覺得這類平台實在是某一類電影的出路。可惜是,經常呻苦的港產片投資者,好像還未有好好把握這類平台創造出的新環境。

撰文:

Econ記者

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雜誌,請讚好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